評論。《論語·八佾》:「子謂韶,盡美矣。」
告訴。《論語·雍也》:「子謂子夏曰:『女為君子儒,無為小人儒。』」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「魯人身善織屨,妻善織縞,而欲徙於越。或謂之曰:『子必窮矣。』」
說。《詩經·衛風·河廣》:「誰謂河廣,一葦杭之。」唐·杜甫〈上後園山腳〉詩:「勿謂地無疆,劣於山有陰。」
稱呼、叫做。《詩經·王風·葛藟》:「終遠兄弟,謂他人父。」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,謂其臺曰靈臺,謂其沼曰靈沼。」
認為、以為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臣謂君之入也,其知之矣。」《三國志·卷四七·吳書·吳主傳》:「張昭、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,故委心而服事焉。」
奈。《詩經·邶風·北門》:「天實為之,謂之何哉!」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「受薛於先王,雖惡於後王,吾獨謂先王何乎?」
是。《詩經·小雅·賓之初筵》:「醉而不出,是謂伐德。」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「一之謂甚,其可再乎?」通「為」。
使、讓。《詩經·小雅·出車》:「自天子所,謂我來矣。」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「今吾子以好來辱,而謂敝邑背盟誓也,毋乃不可乎?」
與、和。《史記·卷四二·鄭世家》:「晉於是欲得叔詹為僇,鄭文公恐,不敢謂叔詹言。」通「為」。
道理、意義。如:「無謂之事」、「無謂之舉」。《三國志·卷四七·吳書·吳主傳》:「頃聞諸將出入,各尚謙約,不從人兵,甚非備慮愛身之謂。」唐·韓愈〈雜詩〉:「蛙黽鳴無謂,閤閤祇亂人。」
姓。如宋代有謂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