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男子成人時舉行冠體,先加緇布冠,次加皮弁,後加爵弁,三加之後剃去垂髦,不再用緇布冠。後即用弁髦來比喻沒有用的東西。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「豈如弁髦,而因以敝之。」
玩弄、輕視。《醉醒石·第一四回》:「即如王敦、桓玄干犯名義,謀反篡位,先時戕害僚友,繼而弁髦君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