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那招軍
招打手勢以示意人過來。用廣告、通知等公開方式使人來。逗、惹、引。北平方言。指傳染。承認罪狀。進用。使入贅。尋找。箭靶。武技、手段。明顯的標幟。量詞。計算招術的單位。揭舉、揭發。古代虞舜時的樂名曲稱。
那指示詞。指比較遠的人、事、物。相對於「這」。表承接、轉折的語氣。表示疑問。怎。指示詞。單數用法,指比較遠的人、事、物。為「那(ㄋㄚˋ)一」合音成ㄋㄞˋ,再轉成ㄋㄟˋ。姓。如明代有那鑒。移動。多。安定。如何、奈何。《詩經.商頌》的篇名。共一章。根據〈詩序〉:「〈那〉,祀成湯也。」指頌揚祭祀湯王典禮的音樂和諧美盛之詩。本章二句為:「猗與那與,置我鞀鼓。」猗那二字連用,美盛之貌。與,兮也。置,樹立也。鞉鼓,有柄的小鼓。表示疑問。通「哪」。為「那(ㄋㄚˇ)一」合音成ㄋㄞˇ,再轉成ㄋㄟˇ。如:「王維是那朝代的人?」《儒林外史.第一回》:「縣裡人那個不曉得?」
招軍招募軍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