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答如注
應答言語間的酬答。《漢書.卷三○.藝文志》:「論語者,孔子應答弟子、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。」也作「應對」。
如順從、依照。如同、好像。往、至。及、比得上。表示舉例。於,表示比較。假若。或者。形容詞詞尾。相當於「然」,表情形或狀況。姓。如三國時魏國有如淳。
注灌入、傾瀉。心神凝聚集中。用文字解釋文義。解釋或說明的文字。通「註」。如北魏酈道元有《水經注》、清代段玉裁有《說文解字注》。賭博時所下的財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