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八宿星
二十八宿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劃分天空中的恆星。分別為東方蒼龍七宿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宿;西方白虎七宿:奎、婁、胃、昴、畢、觜、參宿;南方朱雀七宿: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張、翼、軫宿;北方玄武七宿:斗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室、壁宿,共二十八宿。
星宇宙中會發光或反射光的天體。比喻細碎或發亮的東西。比喻為人所崇拜、注目,或是某事的主要人物。鑲在秤桿上,用以標誌斤、兩、錢的小點。姓。如春秋時有星子韋。細微、細小。色白如星。量多且四處散布。如流星般疾速。《三國志.卷五八.吳書.陸遜傳》:「舳艫千里,星奔電邁,俄然行至。」晉.潘岳〈世祖武帝皇帝誄〉:「羽檄星馳,鉦鼓日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