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清訟簡
詞話語;文辭。指語言中有固定語音形式和特定意義並能獨立運用的最小單位。一種詩歌體裁。按譜填寫,句式長短不一。起源於唐代,盛行於宋代。別稱「長短句」、「詩餘」。泛指戲曲、歌曲及某些演唱藝術中配合曲調的語言部分。
清(液體或氣體)純淨,沒有雜質(與「濁」相對)。潔淨;純潔。單純;沒有摻雜或配合的東西。使純潔;使乾淨。清楚;明白。使清楚;點驗;一點不留。廉潔。寂靜。清秀。安定。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滿族人愛新覺羅‧努爾哈赤所建立,後被辛亥革命推翻。1644年入山海關,定都北京。姓。
訟打官司。《易經》六十四卦之一。參見【六十四卦】。〈書〉爭辯是非。
簡古代書寫用的狹長竹片或長木片。單純;頭緒少,容易理解(與「繁」相對)。使繁變簡;使多變少。慢待;輕視。選拔(人才)。書信。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