訛詞兒
訛不正確;不合實際的。不正確的言行或認識;謬誤。藉故敲詐;恫嚇。
詞話語;文辭。指語言中有固定語音形式和特定意義並能獨立運用的最小單位。一種詩歌體裁。按譜填寫,句式長短不一。起源於唐代,盛行於宋代。別稱「長短句」、「詩餘」。泛指戲曲、歌曲及某些演唱藝術中配合曲調的語言部分。
兒幼童。通指第二代子女;特指第二代男子。稱謂:➊父母稱子女。➋子女自稱。➌長輩稱晚輩或晚輩自稱。年輕男子。詞尾,無義,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,讀作ㄦ(r)。➊附於名詞後。➋附於動詞後。➌附於形容詞、量詞等後。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