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之節
箕篩去米糠的圓形竹器。盛裝垃圾的用具。形狀像簸箕的指紋。星宿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。參見【二十八星宿】。姓。
山地面上高聳隆起的部分。形狀像山一樣的東西。陸⃝〈口〉指蠶蔟(ㄘㄢˊ ㄘㄨˋ cáncù,供蠶吐絲結繭的用具)。陸⃝〈口〉比喻巨大的聲響。姓。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之代詞:➊代替不固定的人或事,無具體所指。➋代替人或事物(限於賓語)。介詞:➊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,組成偏正短語,表示領屬和修飾關係。➋用在主謂語之間,使變成偏正短語,讓謂語具名詞性。助詞:➊用在單音節語素之前,組成名詞或名詞性短語。➋〈書〉用於句中,表示賓語提前。〈書〉往。〈書〉取用。〈書〉這。姓。
節竹節;泛指植物枝幹分段或連接、生葉的部位。骨骼連接的地方。節氣。節日;紀念日。某一行業的集會;聚會。限制;約束。節儉;儉省。禮節。操守。古代用來控制樂曲節奏的打擊樂器;也指節奏。互相銜接的事物中的一個段落;整體中的一個部分。從整體中截取一部分。古代用來證明身分的憑證。《易經》六十四卦之一。參見【六十四卦】。量詞。用於計算分段、分節的事物。姓。參見【節骨眼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