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越春秋
吳古國名。周朝的諸侯國。後為越王句踐所滅。故址在今江蘇無錫。朝代名:➊(229-280)孫權所建,後被晉朝杜預所滅。為三國之一,史稱「孫吳」、「東吳」。故址在今江、浙、湘、鄂、閩、粵等地。➋(902-937)楊行密所建,後為南唐徐知誥所滅。建都廣陵(今揚州),故址在今淮南、江西一帶。指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。姓。
越(空間上)跨過。(時間上)度過;經過。超出;超過(範圍)。優秀的;超出一般的。(聲音、情感)揚起。〈書〉搶奪;搶劫。古國名。春秋時代諸侯國。在今浙江、江蘇一帶,建都會稽(今浙江紹興),後滅於楚。指浙江東部。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(越南)。(英Vietnam)連詞。構成「越……越……」或「越來越……」的形式,表示程度的加深、加重。姓。
春秋春季和秋季;借指歲月、光陰。指人的年紀。書名。相傳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。編年體史書。所記自魯隱公元年,迄魯哀公十四年,共242年。其書寓微言大義。公羊、穀梁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,稱為「春秋三傳」。古編年史的通稱。如《吳越春秋》等。泛指史冊、歷史。如《十六國春秋》、《十國春秋》等。用於先秦諸子之書名。如《呂氏春秋》、《晏子春秋》。時代名(770B.C.—476B.C.)。周平王東遷至韓、趙、魏三家分晉,稱「春秋時代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