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三桂
吳古國名。周朝的諸侯國。後為越王句踐所滅。故址在今江蘇無錫。朝代名:➊(229-280)孫權所建,後被晉朝杜預所滅。為三國之一,史稱「孫吳」、「東吳」。故址在今江、浙、湘、鄂、閩、粵等地。➋(902-937)楊行密所建,後為南唐徐知誥所滅。建都廣陵(今揚州),故址在今淮南、江西一帶。指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。姓。
三介於二與四之間的自然數,大寫作「叄」,阿拉伯數字作「3」。序數第三。數量或次數多。姓。
桂植物名。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背面有網脈。花小而香,呈白色或淡黃色,可供觀賞及用為香料或食品配料。也作「木犀」(陸⃝今不用)、「木樨」、「桂花」。借指月亮。傳說月中有桂樹,故稱。廣西的別稱。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