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虎並伏
龍為傳說中的動物。有鹿的角、馬的齒、蛇的身、魚的鱗、雞的爪,是能飛天遁地游水、且興風作浪的爬蟲。昔時帝王的象徵。用以借指人才出眾者。古生物學上指生存於三疊紀到白堊紀時期的巨大動物。像龍的形狀的東西。此為特殊音讀,僅在特殊詞例中使用。例如:【龍龍鍾鍾】。
虎動物名。哺乳類食肉目貓科。形似貓,全身黃褐色,具黑色條紋。性凶猛。獨居,善游泳。於夜間狩獵,以鹿、羊、豬等為食。姓。
並加起來、總和。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互相挨著。用於否定詞前,以加強否定語氣。後接代名詞或名詞,意為「連」。例 :並你總共七儕。(連你總共有七人。)。且、而且。
伏藏匿、隱匿。降服、使投降及屈服。承認、受罰。時令名。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,每十日為一伏。有三伏,分別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共三十日,為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。又被稱為「伏天」、「三伏天」等。仆倒、倒伏。面和身體朝下。趴著,身體往前傾靠於物體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