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若無一擺戇,路邊哪有有應公。
少年年輕的男子。
若連詞。表如果、假如,含有假設的語氣。假如、假使。為第二人稱「你」的所有格,意為「你的」。本用於親屬之前,但四縣音已擴展用於任何名詞前,唯海陸音仍用於親屬、朋友或家屋前,且讀為「ngia⁵⁵」
無沒、不。與「有」相對。別、不要。通「毋」用於句首。否則、不然。用於句末。同「否」、「嗎」佛教用語。梵語Namas的音譯。表敬禮之意。沒、不。與「有」相對。
一自然數的開始。第一。單個。專注的。全、滿。一次、一回,表示動作的次數。概括。姓。
擺陳列、安排、布置。左右來回的搖動。排列。量詞。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。
戇,
路供人馬舟車等行走的道路。運輸的線道。路線。方法、途徑。姓。
邊
哪有哪有。
有應公奉祀於小祠的無主骸骨和無主孤魂。根據臺灣民間傳說,有應公有求必應,有謝必安,故每年農曆清明或中元普渡時,家家戶戶都會焚香拜祀之。客家區稱「萬善爺」。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