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甲
伏藏匿、隱匿。降服、使投降及屈服。承認、受罰。時令名。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,每十日為一伏。有三伏,分別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共三十日,為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。又被稱為「伏天」、「三伏天」等。仆倒、倒伏。面和身體朝下。趴著,身體往前傾靠於物體上。
甲天干的第一位。古代軍人所穿的護身衣物。通常是以皮革或金屬片製成。指動物身上具有保護作用的硬殼,後引申為物體外圍的有堅硬保護殼。手指、腳趾上的角質硬殼。等第優者、次序第一者。假定代名詞。古代基層治安制度的編制。量詞。臺灣計算地積的單位。一甲有二千九百三十四坪,約等於零點九七公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