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
視看、見。如:「凝視」、「注視」。唐.杜甫.彭衙行:「從此出妻拏,相視涕闌干。」察看、觀察。如:「視察」、「巡視」。論語.為政:「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?」管子.四時:「令有時,無時則必視,順天之所以來。」看待、對待。如:「忽視」、「仇視」、「一視同仁」、「視如己出」。孟子.離婁下:「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。」辦理、治理。顯示、表示。比較、比擬。孟子.萬章下:「大夫受地視伯,元士受地視子男。」。效法。眼力。
之的,表示所屬或關連性。往某處,是比較文言的用法。代名詞,可用以代稱人事物。
不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。名詞中綴。置於句中表示否定或選擇。
見看。顯出。見效 kiàn hāu。每次、每每。看法、意見。會面。碰到、遇到。每次、每每。動詞後綴。接在動詞後面,表示動作已經完成。比、拚。
,
聽聽覺。順從、聽從。釋義參見【聽】thiann 條。
之的,表示所屬或關連性。往某處,是比較文言的用法。代名詞,可用以代稱人事物。
不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。名詞中綴。置於句中表示否定或選擇。
聞聽到。傳達、傳布。著稱。用鼻子嗅。知識。音訊、消息。姓。宋代有聞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