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不嫌母醜,犬不怨主貧
兒小孩。子女對父母的自稱。稱謂。父母對子女的稱呼。長輩稱呼晚輩。年輕男子。輕視、辱罵對方為「兒」。綴⃞附於名詞、代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副詞等之後,構成詞,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,一般無義。附於詞尾:➊ 接名詞。如:「花兒」、「鳥兒」、「老頭兒」、「美人兒」➋ 接動詞。如:「拐彎兒」、「找蹅兒」。➌ 接副詞。如:「快快兒」、「慢慢兒」。
不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。名詞中綴。置於句中表示否定或選擇。
嫌嫌惡、討厭、抱怨。
母對女性神明的尊稱。對女性長輩的尊稱。媽媽。生育或養育我們的女性。雌性動物。比喻為原本、根源。對女性長輩的尊稱。釋義參見【母】bó 條。
醜形貌陋劣、難看。惡劣的、不好的。汙穢。憎惡。汙辱。相類。羞恥、不光榮的事。醜惡、低賤之人。姓。如漢代有醜長。
,
犬動物名。即狗。哺乳綱食肉目。嗅覺、聽覺異常敏銳,馴化後,可守衛門戶或幫助打獵。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不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。名詞中綴。置於句中表示否定或選擇。
怨憎恨、厭惡。仇恨。
主領導的人。當事人、所有權人。接待別人的人,與「賓客」相對。基督徒信仰的信仰中心,即耶穌。
貧生活窮困的。如:「貧戶」、「貧民」。唐.元結.賊退示官吏詩:「城小賊不屠,人貧傷可憐。」明.宋濂.送東陽馬生序:「余幼時即嗜學,家貧,無從致書以觀。」缺乏的、不足的。話多可厭的。使窮困、不足。窮困的生活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