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儀
來人或物往接近自己的空間移動。表示互相交流。通常與往、去並用。給、送來。可取代某些動詞,表示當時情境中的某個動作。與「會」(ē)、「袂」(bē)連用,表示能力可或不可。接於動詞之前,表示動作意願。
儀法則、標準。典範、表率。禮節、程序、形式。如:「禮儀」、「儀式」。詩經.鄘風.相鼠:「相鼠有皮,人而無儀。」荀子.正論:「諸夏之國,同服同儀。」舉止容貌。如:「儀容」、「儀表堂堂」。喻世明言.卷三十.明悟禪師趕五戒:「瑞卿生得面方耳大,丰儀出眾。」禮物。如:「賀儀」、「奠儀」、「謝儀」。喻世明言.卷二十四.楊思溫燕山逢故人:「且出此間,備些祭儀。」紅樓夢.第二十二回:「又一面遣人回去,將自己舊日作的兩色針線活計取來,為寶釵生辰之儀。」儀器的簡稱。如:「渾天儀」、「地球儀」。荀子.君道:「君者,儀也,儀正而景正。」嚮往、仰慕。效法。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