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及物動詞
不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。名詞中綴。置於句中表示否定或選擇。
及到、到達。如:「及至」、「及第」、「推己及人」。左傳.隱公元年:「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!」唐.李頎.送陳章甫詩:「鄭國遊人來及家,洛陽行子空歎息。」趕得上。如:「及時」、「及早」、「來得及」、「迅雷不及掩耳」。比得上。牽涉、發生關係。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。與、和。
物釋義參見【物】mi̍h 條。存在於天地間一切人、事、物的通稱。
動詞表示人、物的行為、動作或事件的發生之詞,如鳴、見、有、會等。從動詞有無接受之對象來分,有外動詞、內動詞兩類;從它與其他動詞連用與否來分,則有一般動詞與助動詞兩類。